本報記者 趙飛鵬《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12日03版)
  國產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31無疑是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新一屆航展於11月11日在珠海開幕,規模超過以往各屆,近700家國內外參展商參展,包括運-20、空警-2000、殲-10等先進裝備亮相展會,但殲-31還是吸引了更多的目光。由於它提前飛抵珠海,熱心的網友將它在珠海適應飛行的視頻和照片發佈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殲-31代號“鶻鷹”,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四代中型隱形戰鬥機,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還研製了殲-15戰鬥機,殲-15成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搭載的艦載機。
  據報道,殲-31於2012年10月31日首飛,目前還處於試飛階段,人們對它的未來用途有多種推測。
  與另一款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20不同,殲-31一開始並不是軍方立項的產品,而是航空企業自籌資金研發的。它的出現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四代機原型機的國家。
  眾所周知,美國研發了兩款第四代戰鬥機——F-22、F-35,並已交付軍隊。其中,F-35有常規起降型、短距/垂直起降型和航母艦載型3種,分別滿足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使用。目前,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家已經決定購買F-35戰機。
  “鶻鷹”在今年航展上的亮相是“中國第四代戰機第一次公開以實體形式面對公眾”。近年來,中國新型航空裝備不斷涌現——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大型運輸機運-20正在加緊試飛,“利劍”無人攻擊機也成功首飛,它們顯示出中國航空工業已經擁有足以令人驕傲的資本。
  “殲-31整體上屬於四代機,它與殲-20的關係猶如F-35與F-22。這是航空大國針對軍隊任務量身定製裝備,以兼顧經濟性和作戰性的通行做法。”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王長勤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
  他判斷,殲-31的採購會走“以通用平臺為基礎,不同任務需求為導向”的路子——先作為基礎平臺,完成試驗試飛,實現設計定型,然後根據軍隊需求進行任務改型,改為空軍型、海軍型。
  不少專家認為,殲-31的前輪是雙輪設計,因而推斷殲-31可能發展成為新型航母艦載機。
  “航母的艦載機通常都採用這種雙前輪方式。” 國防大學李偉副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殲-31具有發展成為艦載戰鬥機的良好基礎,經過改造後,很有可能發展為中國的新型艦載機。”
  王長勤認同這種觀點,他表示:“殲-15的非隱身性使它將成為海軍艦載機的奠基者,而非終結者。從包括殲-31在內的機型中選改,是發展艦載機的路徑之一。”
  航展也是一個貿易平臺,“鶻鷹”的亮相因此被很多人解讀為可能要學習F-35拓展國際市場。就在航展開幕前一天,據人民網報道,中航工業副總經理李玉海證實了人們的猜測。他表示,殲-31是中航工業開拓國際軍貿市場的一個主打產品,它從開始研製起,就承載著中國航空人打破國外四代機一統天下局面的夢想。
  李玉海說:“中國製造的優點是價格公道、可靠性好、服務保障好。”
  “殲-31是中端四代機,任務適應性很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任務需求,有裝備需要,而自身研製生產又困難,選擇與中國合作是明智的。”王長勤說。
  臨近中午,殲-10、運-20飛行表演完成後,“鶻鷹”出場了。當它以凌厲的姿勢直刺雲天時,機場跑道邊的觀眾激動地歡呼起來。儘管僅僅展示了短距起降、空中小速度機動盤旋幾個課目,這位本屆航展“明星”已經收穫不少贊美,有的網友稱贊說:“非常漂亮!帥!”
  本報珠海11月11日電  (原標題:殲-31:珠海航展上耀眼的“中國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z89wzvs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